question-icon 如何区分诬告陷害和错告检举失实?

我之前向有关部门检举了一个人,结果后来发现有些情况没核实清楚,现在有点担心自己这算不算是诬告陷害。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到底怎么区分诬告陷害和错告检举失实呢?这两者的界限到底在哪?
展开 view-more
  • #诬告陷害
  • #错告检举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层面,区分诬告陷害和错告检举失实十分关键,它们有着本质的不同。 首先来看看诬告陷害。诬告陷害指的是故意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明明知道对方没有犯罪,却编造出犯罪事实去举报,想让对方受到刑事处罚。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这表明,诬告陷害是一种故意的、恶意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而错告和检举失实,通常是由于举报人对情况了解不全面、掌握的信息不准确等原因,导致举报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但举报人主观上并没有陷害他人的故意。比如,举报人可能因为听到了一些片面的传闻,没有进一步核实就进行了举报,结果发现与事实有出入。这种情况下,举报人主观上是为了维护社会正义、打击违法犯罪,只是因为客观原因导致举报内容有误,不构成诬告陷害罪。 判断是诬告陷害还是错告检举失实,关键在于主观故意。如果举报人是故意编造虚假事实去陷害他人,那就是诬告陷害;如果只是因为失误、信息不准确等原因导致举报内容有误,主观上没有陷害他人的恶意,那就属于错告或检举失实。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是否存在主观故意,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包括举报人的动机、举报前的调查情况、举报内容的来源等多方面因素。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