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如何区分诈骗和合同诈骗?

我遇到了一个事,有人和我交易,结果我感觉自己好像被骗了。但我不太清楚这算普通诈骗还是合同诈骗。我和对方是签了合同的,现在钱也没拿回来,就想知道这两者到底咋区分,我这情况该怎么判断,好决定接下来咋办。
展开 view-more
  • #诈骗区分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领域,准确区分普通诈骗和合同诈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适用的法律条款和可能的法律后果。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两种诈骗形式的区别。 首先,从定义和本质上来说,普通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它的核心在于通过欺骗手段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而合同诈骗则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一种犯罪行为。合同诈骗是一种特殊的诈骗犯罪,它发生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了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则规定了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在行为特征方面,普通诈骗的手段更为多样化,不一定依赖于合同。例如,骗子可能通过编造虚假的身份、故事来骗取他人信任,进而获取财物。而合同诈骗则是围绕合同展开的。诈骗者可能会在合同的条款、履行方式等方面做手脚。比如,故意隐瞒产品的真实质量、虚构自己的履约能力等。 从犯罪主体来看,普通诈骗的主体一般是个人,而合同诈骗的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在司法实践中,如果是单位实施的诈骗行为,且该行为是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的,那么更有可能构成合同诈骗。 再看侵犯的客体,普通诈骗主要侵犯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合同诈骗不仅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因为合同是市场经济活动中重要的交易形式,合同诈骗的发生会影响市场交易的安全和稳定。 最后,在立案标准上,两者也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合同诈骗的立案标准相对较高。具体的数额标准会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所不同。 在判断一个行为是普通诈骗还是合同诈骗时,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多个因素。不能仅仅因为存在合同就认定为合同诈骗,也不能因为涉及合同以外的手段就排除合同诈骗的可能性。如果你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便准确判断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