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存续期间该如何分清财产?


在婚姻存续期间分清财产,是保障夫妻双方财产权益的重要事情。下面就从不同方面来详细说说。 首先,要明确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以及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而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以及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比如,一方在婚前买的房子,这就是典型的婚前个人财产;而婚后夫妻双方一起工作的工资收入,就是夫妻共同财产。 其次,保留好财产凭证很关键。房产证、车辆行驶证、银行存款凭证等这些文件,都能清楚地证明财产的归属。要是购买房产,购房合同、支付凭证等都要好好保存。如果涉及婚后继承或受赠财产,遗嘱、赠与合同等相关文件也要留存,这样可以明确财产到底是个人的还是共同的。 再者,进行财产登记或保管也是个办法。像房产可以办理单独的产权登记,要是房产是一方个人财产,办理单独产权登记后,在发生争议时就能更清晰地界定归属。对于一些贵重物品,可以单独保管并且留存相关记录,比如记录物品的购买时间、价格、来源等信息。 另外,避免财产混同也非常重要。夫妻双方最好各自管理自己的收入和财产,比如单独开设银行账户,不要把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混在一起。要是将个人的婚前存款和婚后的共同收入都存在一个账户里,时间久了就很难分清哪些是个人财产,哪些是共同财产了。 最后,夫妻之间还可以签订财产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份协议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就具有法律效力。在协议里,可以对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等进行详细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