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偶死亡后遗产继承如何分配?


配偶死亡后遗产继承分配的情况如下: 首先要区分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除特定情况外);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像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等,属于夫妻一方个人财产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对此有明确规定。 对于夫妻共同财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三条,除有约定的外,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接下来看遗产继承方式。如果被继承人留有合法有效的遗嘱,那么就按照遗嘱进行继承。遗嘱可以指定特定的人继承遗产份额,这个人可以是在世的配偶、子女、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要是没有遗嘱,就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这些继承人原则上均等分配死者的遗产份额。这里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在法定继承中,如果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存在或放弃继承权,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 在继承过程中,各继承人应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概念: 夫妻共同财产: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双方共同拥有,有平等处理权。 法定继承:被继承人没有立遗嘱时,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进行的继承。 遗嘱继承: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来确定继承人并分配遗产的继承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