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同居财产怎么分割?


在探讨婚前同居财产如何分割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婚前同居财产”的概念。婚前同居财产指的是男女双方在结婚前,以共同生活为目的,居住在一起时所获得和拥有的财产。这和夫妻共同财产是不同的,夫妻共同财产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所共同拥有的财产,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婚姻家庭编的严格保护和规范。而婚前同居财产的分割,由于双方并没有形成合法的婚姻关系,所以不能直接按照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方式来处理。 对于同居期间的财产归属认定,一般遵循如下原则。如果财产是一方在同居前就已经拥有的,那这部分财产属于该方的个人财产,就如同你在和对象同居前自己买的房子、车子等,这些都只属于你个人,另一方是没有权利要求分割的。要是财产是双方在同居期间共同购置或者共同创造的,比如一起开了一家小店,盈利所得或者共同出资购买的设备等,就应该按照双方的出资比例或者贡献大小来确定各自的份额。 在分割婚前同居财产时,通常会优先尊重双方的约定。如果双方在同居期间对财产的归属和分割有明确的书面协议,那么在分割财产时,就按照这个协议来执行。比如你们约定好了同居期间的收入一人一半,那分割的时候就按照这个约定来。但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那就由当事人协商处理。双方可以坐下来好好谈,根据实际情况商量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分割方案。要是协商不成,那就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来进行判决。 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首先会审查证据,判断财产的来源和出资情况。比如购买房产时的出资凭证、银行转账记录等,这些都能证明谁出了多少钱。同时,法院也会考虑双方在同居期间对财产的贡献大小,包括劳动贡献和金钱贡献等。例如一方在共同经营的生意中付出了更多的劳动,那在分割财产时也会适当考虑这一因素。此外,法院还会遵循照顾妇女、儿童权益的原则,确保分割结果公平合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十条规定,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这里的“一般共有”,在实践中通常是按照按份共有来处理,也就是根据双方的出资比例来确定各自的份额。所以,在处理婚前同居财产分割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保留好相关的证据,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