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以后财产怎么分?


离婚后的财产分割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一个重要概念,那就是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区别。 夫妻共同财产,简单来说,就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 。像夫妻双方的工资、奖金,做生意赚的钱,知识产权带来的收益,继承或者别人赠与的财产(特殊情况除外)等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而个人财产,就是明确属于一方自己的财产。比如一方在结婚前就有的财产,像婚前买的房子、车子;一方因为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这是对受到伤害一方的补偿,属于个人;还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明确只归一方的财产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 财产分割原则方面,如果是夫妻共同财产,首先由双方协议分割。大家坐下来好好商量,怎么分都可以,只要双方都同意。要是协议不成,那就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比如说家里有孩子,得考虑孩子跟着哪一方生活,保障孩子成长的物质需求;女方在婚姻中可能相对弱势,也会适当照顾;如果一方在婚姻里有过错,像重婚、和别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那么在分割财产时就可能少分或者不分给过错方。 对于个人财产,那是归个人所有,不用参与分割的。 另外,如果夫妻有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要是共同财产不够还,或者财产已经各自分开了,那就由双方协议怎么清偿;协议不成的,还是由人民法院判决。 在实际分割财产时,还会考虑财产的来源、取得时间、价值等因素。例如婚后一起买的房子,一般就是夫妻共同财产;但要是一方婚前就全款买好了,而且登记在自己名下,那这房子就是个人财产。 相关概念: 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依法归夫妻共同所有。 个人财产:明确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不参与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