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老人和不赡养老人的情况下,财产该如何分割呢?
家里老人去世后留下了一些财产,有的子女一直尽心赡养老人,有的却未尽赡养义务。现在要分割财产了,不知道法律上对于赡养和不赡养老人的子女在财产分割方面具体是怎么规定的,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在处理赡养老人和不赡养老人的财产分割问题时,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要看老人是否留有遗嘱。如果老人在生前立有合法有效的遗嘱,那么遗产的分配将按照遗嘱的内容进行。遗嘱是老人对自己财产在去世后如何分配的明确意愿表达,只要遗嘱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实质要件,就应当予以尊重和执行。 若老人没有留下遗嘱,则按照法定继承来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但是,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同时,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这里的“不尽扶养义务”包括对老人的生活、医疗、精神等方面的照顾和关怀缺失的情况。如果继承人存在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或者遗弃被继承人的,事后即便有悔改表现,经被继承人谅解,也可能会影响其遗产分配份额。 另外,即使是按照法定继承,在具体分配遗产时,也可以根据各继承人对老人赡养的实际情况,对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继承人适当多分遗产,以体现公平和对赡养行为的鼓励。 总之,在赡养老人和不赡养老人的财产分割问题上,法律倾向于保护和鼓励对老人尽到赡养义务的继承人,以维护家庭伦理和社会公序良俗。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