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车跟电瓶车撞了如何划分责任?


电瓶车与电瓶车相撞后,责任划分是个复杂的事儿。首先要明白,责任划分是交警根据现场等情况来定的,具体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为准。 认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有几个重要原则。第一,当事人得有违章行为,就是违反道路交通法规的行为。要是没有违章行为,那就不属于交通事故。比如在正常行驶没闯红灯没逆行等情况下撞车,可能就不存在违章行为。 第二,违章行为得和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这个违章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发生,才要承担相应责任。要是有违章行为,但和事故没啥关系,那就不用负责。 第三,根据当事人违章行为在事故中作用大小,来确定应负交通事故责任大小。要是一方的违章行为造成事故,那有违章行为的一方负全部责任。要是两方都有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了事故,违章行为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要是作用基本一样,那就两方负同等责任。要是三方以上都有违章行为,那就根据各自作用大小划分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也指出,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举个例子,如果一方电瓶车闯红灯,导致和正常行驶的另一方电瓶车相撞,那么闯红灯的一方很可能要负全部责任。要是一方逆行,另一方超速,两者共同引发了事故,那就得看逆行和超速哪个行为对事故作用更大,作用大的一方承担主要责任。 另外,如果发生事故后一方逃逸、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那么这一方要承担全部责任。不过要是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弃车逃逸或潜逃藏匿,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如果逃逸当事人还有故意破坏等行为,就不能减轻责任。 相关概念: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这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制作的用来明确交通事故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责任的文书,是处理交通事故的重要证据。 违章行为:指的是交通事故的当事人违反道路交通法规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会引发交通事故。 因果关系: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里,就是违章行为和交通事故之间存在直接的关联,因为这个违章行为才导致了事故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