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应该如何进行司法鉴定?


医疗事故的司法鉴定是在医疗纠纷中确定责任和赔偿的重要环节。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医疗事故司法鉴定的相关内容。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医疗事故司法鉴定。它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为查明案件事实,人民法院依据职权,或者应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申请,指派或委托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评定的活动。简单来说,就是找专业的人来判断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 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在我国,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接下来是鉴定的流程。第一步是提出申请。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共同书面委托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鉴定。如果是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支付。 第二步,医学会受理。医学会会在收到鉴定材料后的规定时间内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会通知医患双方提交相关材料,包括病历资料、检验报告等。 第三步,专家鉴定组的组成。医学会会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鉴定组。专家鉴定组人数为单数,涉及的主要学科的专家一般不得少于鉴定组成员的二分之一;涉及死因、伤残等级鉴定的,并应当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法医参加专家鉴定组。 第四步,进行鉴定。专家鉴定组会依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独立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在鉴定过程中,会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及答辩并进行核实。 最后,出具鉴定书。鉴定书会对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的等级等作出明确的结论。鉴定结论以专家鉴定组成员的过半数通过。鉴定过程应当如实记载。 总之,医疗事故司法鉴定是一个严谨且专业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要求。医患双方都应积极配合,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公正、客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