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合同履行中怎样才能行使不安抗辩权?

我和别人签了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现对方经营状况变差,感觉他可能没办法按时履行合同义务了。我想知道在这种合同履行的情况下,要满足什么条件、按照什么步骤才能合法地行使不安抗辩权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呢?
展开 view-more
  • #不安抗辩权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不安抗辩权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它为先履行义务的一方提供了保障,使其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暂时中止履行合同,以避免自身利益受损。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如何行使不安抗辩权。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不安抗辩权。不安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时,有权中止履行合同义务。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先履行的一方发现后履行的一方可能无法履行合同,就可以暂停自己的履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三)丧失商业信誉;(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接下来,我们看行使不安抗辩权的具体步骤。第一步,先履行义务的一方要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存在上述法定情形。这就要求先履行方在发现对方可能存在问题时,要积极收集相关证据,比如对方的财务报表、经营异常的新闻报道、转移财产的凭证等。证据必须真实、可靠,能够有力地证明对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的能力。 第二步,中止履行合同。当有了确切证据后,先履行方可以暂停自己的履行义务。但需要注意的是,中止履行并不意味着合同的解除,只是暂时停止履行。 第三步,通知对方。先履行方在中止履行后,应当及时通知对方。通知的目的是让对方了解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担保或者说明其仍有履行能力。通知的方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但为了避免纠纷,最好采用书面形式,并保留好通知的凭证。 第四步,视对方的反应采取不同措施。如果对方提供了适当担保,先履行方应当恢复履行。因为对方提供担保后,先履行方的风险得到了降低,合同可以继续正常履行。如果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先履行方可以解除合同。解除合同后,先履行方还可以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赔偿自己的损失。 总之,在合同履行中行使不安抗辩权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先履行方要谨慎行使权利,避免因滥用权利而承担违约责任。同时,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