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合同的撤销权如何行使?


在了解赠与合同撤销权的行使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赠与合同。赠与合同是赠与人把自己的财产无偿送给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合同。也就是说,一方愿意送,另一方愿意要,这个合同就成立了。 赠与合同的撤销权分为任意撤销权和法定撤销权。 任意撤销权是指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这里说的“权利转移”,简单来讲,如果是动产,比如手机、电脑这些,把东西交给对方了,就完成了权利转移;如果是不动产,像房子,要完成过户登记才算权利转移。不过,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能行使任意撤销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法定撤销权则是在特定情形下,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规定,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另外,如果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当赠与人决定行使撤销权时,通常要以通知的方式告知受赠人。通知可以是书面的,比如发函;也可以是口头的,但为了避免日后产生纠纷,书面通知更为妥当。如果受赠人不同意撤销,双方可能会产生争议,这种情况下赠与人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解决。法院会根据具体的事实和证据,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赠与人是否有权撤销赠与合同。 总之,赠与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适用情形。在遇到相关问题时,我们要依据法律规定,合理合法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