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如何提起仲裁?


如果想就合同纠纷提起仲裁,首先要明确,根据《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这就是说,仲裁协议是申请仲裁的大前提。仲裁协议是双方事先约定好,要是发生纠纷就交给仲裁机构来处理的一种协议,它也是排除法院司法管辖权的依据 。 当有了仲裁协议后,接下来要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仲裁申请书里要写清楚一些关键信息,依据《仲裁法》第二十三条,这些信息包括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仲裁请求以及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会根据《仲裁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判断是否符合受理条件。要是认为符合,就会受理并通知当事人;要是觉得不符合,就会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受理,同时说明理由。 申请仲裁还得符合一些条件。第一,得有仲裁协议;第二,要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也就是要明确自己希望仲裁委员会保护自己的哪些合法权益,要求对方履行什么义务;第三,纠纷得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 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同时还会涉及选定仲裁员等环节。如果当事人没有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或者选定仲裁员的,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在仲裁开始前还会先进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相关概念: 仲裁协议:双方当事人自愿把他们之间将来可能发生的或者已经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一种书面协议。 仲裁申请书:申请人向仲裁机构提交的,请求对争议进行仲裁的书面文件,里面包含了申请人的诉求、事实依据等重要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