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怎么立案?
我开车时和别人的车发生了碰撞,当时因为害怕就直接开走了。后来想想挺后悔的,不知道对方有没有报警。我想了解下,如果对方报警,交通肇事逃逸是如何立案的呢?立案有什么标准和流程吗?
展开


交通肇事逃逸的立案主要涉及到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相应的程序。 首先,从法律概念上来说,交通肇事逃逸指的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了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情形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关于立案流程,一般是由受害人或者其他人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接到报案后,会对案件进行审查。如果发现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如果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此外,在调查过程中,公安机关会通过现场勘查、调查走访、调取监控等多种方式来收集证据,确定肇事车辆和逃逸人员。一旦确定了肇事逃逸的事实和相关责任人,就会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