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肇事逃逸该如何立案?


如果遇到对方肇事逃逸,立案的相关情况如下: 首先是立案的流程步骤: 第一步是报案。《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作为被害人,您有权向这三个机关报案或者控告。也就是说您可以选择向公安、检察院、法院其中一个机关去报案。报案的形式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提出 ,如果是口头报案,接受的工作人员会写成笔录,经您宣读无误后,签名或者盖章就行。 第二步是司法机关审查证据。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您报案、控告、举报的材料,会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 第三步是决定是否立案。当司法机关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要是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就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您。要是您对不立案结果不服,还可以申请复议。 这里涉及到肇事逃逸的认定,一般像明知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是强行离开现场等情况,都可能被认定为肇事逃逸。 另外,肇事逃逸在刑法上还可能涉及交通肇事罪。《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概念: 交通肇事罪: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因逃逸致人死亡: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