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除违法员工该如何处理?


当公司遇到需要解除违法员工的情况时,有一系列法律规定和流程需要遵循。首先,要明确“违法”的含义。这里的违法既包括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也包括违反公司内部合法制定的规章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也就是说,如果员工的违法行为已经达到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度,比如被法院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等刑罚,公司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对于员工的违法行为尚未达到被追究刑事责任,但严重违反了公司规章制度的情况,公司也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不过,公司的规章制度必须是合法有效的。这就要求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合法,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并且已经向员工公示。比如,公司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之后,通过培训、发放手册等方式让员工知晓。 当公司决定解除与违法员工的劳动合同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一般来说,公司要进行调查核实,确保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员工的违法事实。然后,按照公司内部的规章制度和法定程序,向员工送达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通知中要明确解除的原因和依据。同时,公司还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同后的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此外,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公司要注意避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公司没有足够的证据或者违反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员工有权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标准是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