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拆迁有补偿,该如何拿到手呢?


小产权房通常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办理相关证件,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政府颁发,所以叫做“乡产权房”,又叫“小产权房”。小产权房没有国家发放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购房合同在国土房管局不会给予备案。所谓产权证也不是真正合法有效的产权证。 当小产权房面临拆迁时,要想拿到补偿,首先要确认自己是否具备获得补偿的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规定,集体土地的权益归集体所有。虽然小产权房购买者没有完整的产权,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是合法建设且属于居住使用的小产权房,在拆迁时可能会获得一定补偿。如果您是房屋的实际居住人、购买人,并且能提供相关的买卖协议、付款凭证等证明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您与该房屋的权益关系。 在确认资格后,要密切关注拆迁公告。拆迁方通常会发布拆迁公告,其中会包含拆迁范围、拆迁时间、补偿标准等重要信息。您要仔细阅读公告内容,了解自己的房屋是否在拆迁范围内,以及具体的补偿方式和标准。如果对公告内容有疑问,可以向拆迁方咨询。 接着就是与拆迁方进行协商。在协商过程中,要保持理性和冷静,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告中的补偿标准,提出合理的补偿要求。可以要求拆迁方提供详细的补偿方案,包括货币补偿的具体金额、产权置换的房屋情况等。同时,要注意收集和整理与房屋相关的证据,如房屋照片、装修合同、购买家具家电的发票等,这些证据可以在协商补偿时作为参考,以争取更合理的补偿。 如果与拆迁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可行的法律途径。一般来说,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在法律程序中,要积极配合律师,提供相关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拿到补偿款或完成产权置换后,要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如果是货币补偿,要确保补偿款及时到账,并保留好相关的转账记录和收款凭证。如果是产权置换,要按照规定办理房屋的交接和产权登记手续,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总之,在小产权房拆迁补偿过程中,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