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该如何取证以及收集证据呢?


在商标侵权案件中,取证和收集证据非常关键。下面为您介绍一些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首先是委托律师调查取证。商标权案件专业性强,权利人自己取证,很难精准把握取证的方向和范围。律师凭借专业知识和经验,能更准确、高效地收集到有力证据。 申请公证机关进行证据保全也是不错的办法。公证机关的法定业务包含“保全证据”。经过公证的证据通常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一般会被法院直接采信,除非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公证证明。比如,对侵权产品的购买过程、侵权行为的现场情况等进行公证。 申请法院进行诉前证据保全也可行。相关法律规定,在商标权侵权案件里,可申请诉前证据保全。采取保全措施后,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要在法定时间段内提起诉讼。要是没有起诉,保全措施会被解除,相关证据可能被销毁或发还,申请人还可能要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还能向行政机关举报取证。向侵权所在地的工商、公安部门举报后,这些部门有权查阅、复制与案件有关的合同、账册等文件,询问当事人和证人,通过拍照、摄像等方式进行现场执法检查。如果涉嫌侵权商标专用权,行政执法部门可以对涉嫌侵权的产品清点数量、规格后查封并从中抽样品。 另外,商标权人在遇到取证困难时,可向人民法院申请调取证据。不过要注意,申请调查的证据范围必须符合法定情形,并且要留意举证时限。 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相关概念: 证据保全:就是为了防止证据灭失、以后难以取得等情况,通过一定的措施对证据进行固定和保护。 诉前证据保全:是在起诉之前,为了保证后续诉讼的顺利进行,对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向法院申请采取的保全措施。 举证时限:是指法律规定或法院指定的当事人能够有效举证的期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