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帮工人受伤七级伤残该如何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义务帮工的情况并不少见。义务帮工指的是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不要求任何形式的直接报酬或其他对等给付,为他人的事务提供帮助的行为。当义务帮工人受伤达到七级伤残时,以下为您介绍具体的处理方式。 首先,要确定责任承担主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帮工人因帮工活动遭受人身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也就是说,如果被帮工人没有明确拒绝帮工,那么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受伤,被帮工人就要承担赔偿责任。例如,您去帮邻居修房子,邻居没有拒绝,结果您在修房子过程中受伤,邻居就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其次,关于赔偿范围。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对于七级伤残,还需要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其中,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再者,处理流程方面。当义务帮工人受伤后,应及时就医并保留好相关的病历、诊断证明、费用清单等证据。之后,双方可以先就赔偿事宜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帮工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帮工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帮工事实以及自己所受到的损害情况。法院会根据双方的证据和具体情况,依法作出判决。 最后,如果帮工人自身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条规定,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例如,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没有按照正常的操作规范进行,自身存在一定的疏忽,那么可能会适当减轻被帮工人的赔偿责任。 总之,义务帮工人受伤七级伤残后,要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要注意证据的收集和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