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后没有赔偿能力该怎么处理交通事故?


在酒驾导致交通事故且肇事者无赔偿能力的情况下,受害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可以尝试与对方协商。虽然对方称无赔偿能力,但还是可以沟通,看能否根据其经济状况,要求分期赔偿或一次性赔偿。 若协商不成,且对方车辆有保险,那么可要求对方保险公司在保险责任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比如交强险,在责任限额内对受害者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进行赔偿。 也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不过,若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对方不履行,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还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案件情况,作出判决明确肇事者应赔偿的金额。要是经调查确认肇事者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受害者也不用着急,等肇事者日后有财产了,法院会继续执行判决。 另外,受害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将肇事者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一旦被纳入,肇事者会受到限制高消费等诸多限制,以此督促其尽快履行赔偿责任。 如果酒驾行为达到一定程度,肇事者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或交通肇事罪,需承担刑事责任。例如,醉酒驾驶机动车就构成危险驾驶罪。这时候肇事者不仅要面临刑事处罚,民事赔偿责任也不会免除。 相关概念: 危险驾驶罪: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定额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所规定的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