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后驾车追赶该怎么处理?


在探讨肇事逃逸后驾车追赶的处理方式之前,我们先明确几个重要的法律概念。肇事逃逸,指的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出于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而逃跑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交通安全法规,也损害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而驾车追赶肇事逃逸车辆这一行为,需要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其法律性质和处理办法。 从鼓励公民维护正义和协助执法的角度来看,驾车追赶肇事逃逸者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肯定的,它有助于及时阻止逃逸行为,让肇事者尽快承担责任,也有利于维护交通秩序和受害者的权益。但在追赶过程中,追赶者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因为追赶而做出违法的行为。 如果追赶者在追赶过程中遵守了交通法规,没有造成其他危害后果,那么这种追赶行为通常不会被认定为违法。相反,这种积极协助执法的行为可能还会得到一定的认可。例如,当你发现肇事逃逸车辆后,保持安全距离,同时及时向交警部门报告逃逸车辆的行驶方向、特征等信息,这样的做法就是合理合法的。 然而,如果追赶者在追赶过程中违反了交通规则,比如超速、闯红灯、违规变道等,那么追赶者就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超速行驶、闯红灯等违法行为,交警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罚款、扣分等处罚。如果因为追赶行为导致了新的交通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追赶者可能还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对于肇事逃逸者,我国法律有明确且严厉的处罚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如果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