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纠纷该如何处理?
家里老人去世后,几个子女在遗产分配上产生了分歧,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个继承纠纷。想了解一下在法律上处理继承纠纷有哪些方式和步骤,应该遵循什么原则,需要注意些什么。
展开


在生活中,继承纠纷是比较常见的法律问题。当遇到继承纠纷时,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继承纠纷。继承纠纷指的是在被继承人死亡后,因对其遗产的争执而产生的纠纷。这里的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像房屋、存款、股权等都属于遗产范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这就为我们处理继承纠纷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 处理继承纠纷,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首先是自行协商。相关当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就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协商达成一个各继承人都愿接受的协议。这种方式有利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团结,且能节省时间和精力。 如果协商不成,就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以继承法为依据,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来调解纠纷,促使当事人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互相谅解,互相让步,达成协议。 若调解也无法解决纠纷,那么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要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和事实情况进行审理和判决。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需要注意举证责任,要提供能够证明自己主张的证据。 在处理继承纠纷时,还需要遵循一些原则。比如男女平等原则,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在继承权上都是平等的;养老育幼原则,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总之,处理继承纠纷要依法依规,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