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照经营异常该怎么处理?


当营业执照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这意味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不同原因导致的经营异常及对应的处理办法。 首先是未按时年报导致的经营异常。企业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并公示。依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企业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如果企业未按照规定时间报送年报而被列入异常名录,那么需要补报未报年份的年度报告并公示后,携带相关材料前往企业所属工商局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其次是未按规定公示即时信息导致的异常。企业应自信息形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下列信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等信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权转让等股权变更信息;行政许可取得、变更、延续信息;知识产权出质登记信息;受到行政处罚的信息;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若未按此规定公示,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十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责令其限期履行公示义务。企业履行公示义务后,可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再者是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情况。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开展抽查或者根据举报进行核查查实企业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会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更正其公示的信息后,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最后是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情况。企业依法办理住所或者经营场所变更登记,或者提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可以重新取得联系,申请恢复正常记载状态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自核实之日起5日内作出移出决定,恢复正常记载状态。 总之,企业在发现执照经营异常后,应先明确异常原因,然后按照相关规定和流程进行处理,以尽快恢复正常经营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