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演员被造谣该怎么处理?
我是一名体制内演员,最近网上突然出现很多关于我的谣言,对我的名誉和工作都造成了很大影响。  我想知道在法律层面,我该采取什么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具体的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当体制内演员遭遇造谣的情况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处理。
首先是固定证据。谣言往往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传播,演员需要及时固定这些证据,例如对造谣的网页、帖子、视频等进行截图、录屏,也可以向公证处申请对相关证据进行公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所以固定证据是后续维权的基础。
其次可以选择与造谣者协商。在掌握证据后,可以先尝试与造谣者进行沟通,要求其停止造谣行为,删除相关不实内容,并公开赔礼道歉。这种方式相对温和,有可能在不激化矛盾的情况下解决问题。
若协商不成,可向平台投诉。如果谣言是通过网络平台传播的,演员可以向相关平台提交证据,要求平台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还可以选择报警。造谣行为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该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所以演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造谣者的行政责任。
最后可以提起民事诉讼。演员可以以侵犯名 誉权为由,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造谣者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总之,体制内演员在面对造谣时,要运用法律武器,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初犯取保候审后判缓刑的概率大吗?
刑事附带民事证据和民事的证据有什么区别?
可以自己起诉离婚吗
故意伤害罪是如何量刑的?
假释办理流程和费用标准是怎样的?
中央巡视组公开电话是多少以及民间借贷有哪些法条?
二审维持原判时生效判决是哪一个?
退休人员基础绩效能领到什么时候?
出院手续是否有时间限制?
本人户口不在老家,媳妇的户口能否迁到老家?
婚后房产份额变更有哪些规定?
包工头微信收的钱是否需要交税?
行政单位往来结算收据能否进行所得税抵扣?
辅警是否可以扣驾驶证?
具有相同证件号码该怎么办?
离婚诉讼属于什么纠纷?
交通起诉案件的立案流程是怎样的?
连带债权和连带债务的区别是什么?
自书遗嘱怎么进行公证?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