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企业尚未履行合同该如何处置?
在企业破产的情况下,尚未履行完毕的合同的处置是一个较为复杂但重要的法律问题。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处理方式。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管理人对破产申请受理前成立而债务人和对方当事人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有权决定解除或者继续履行,并通知对方当事人。管理人自破产申请受理之日起二个月内未通知对方当事人,或者自收到对方当事人催告之日起三十日内未答复的,视为解除合同。这一规定赋予了管理人一定的选择权,目的在于使破产财产得到更有效的管理和利用,以保障全体债权人的利益。
对于管理人决定继续履行合同的情况,对方当事人应当履行。但是,对方当事人有权要求管理人提供担保。管理人不提供担保的,视为解除合同。这是为了保护合同相对方的利益,防止在企业破产的情况下继续履行合同而面临无法获得相应对价的风险。比如,在一些买卖合同中,如果破产企业的管理人决定继续履行,那么合同的卖方在继续供货的同时,有权要求管理人提供担保,以确保自己能够收到货款。
而当管理人决定解除合同的时候,对方当事人因此受到的损害赔偿额应作为共益债务进行清偿。共益债务是指在破产程序中,为全体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负担的债务。例如,因为合同解除导致对方当事人的货物积压、额外支出的运输费用等损失,都可以作为共益债务要求从破产财产中优先受偿 。
此外,对于破产企业尚未履行的合同,如果涉及特殊类型的合同,如租赁合同、建设工程合同等,还需要根据相关的特别法规定以及具体的合同约定来综合判断和处理。在租赁合同中,如果破产企业是承租人,管理人决定解除合同,那么可能需要按照租赁合同的约定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如果破产企业是出租人,管理人决定解除合同,承租人可能有权要求赔偿因提前解除合同而遭受的损失。
在实践中,对于破产企业尚未履行合同的处置,管理人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合同的履行情况、对破产财产的影响、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等。同时,合同相对方也应当及时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管理人做出决定后,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总之,破产企业尚未履行合同的处置是一个需要谨慎处理的法律问题,需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平衡各方利益,以确保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7个最新问题
诈骗1.5万元会被判刑几年?
汽车被出租车撞了,对方全责,这种情况下可以投诉出租车公司吗?
打架造成轻伤二级,双方和解后可以撤案吗?
交通事故属于安全生产事故吗
工伤赔偿10级能获得多少钱?
税务机关过错导致纳税人经济损失该如何处理?
在道路骑自行车载物宽度不能超过多少?
大学生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 哪个报销得多?
电子税务局进项税额抵扣该怎么填写?
租户不到期退租该怎么办?
社保交不进去该怎么解决?
强制侮辱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是什么意思?
违纪案件中烟酒金额如何认定?
交了社保后还可以交农村医保吗?
被告人无法退赔犯罪所得该怎么办?
工伤死亡的亲属申请抚恤金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已为您展示了 17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