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定讹诈罪?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并没有“讹诈罪”这一确切罪名,与之相关的罪名主要是敲诈勒索罪。下面为你详细介绍敲诈勒索罪的认定。 首先,我们来了解敲诈勒索罪的概念。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有人用吓唬、威胁等手段,让别人害怕,然后被迫交出钱财。 接着,我们看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从主体方面来看,只要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一般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该罪的主体。也就是说,只要是符合这个年龄和能力要求的人,都有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 在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这意味着行为人从一开始就打算通过不正当的方式把别人的财物据为己有。如果只是因为一些经济纠纷,要求合理的赔偿,那就不属于这里所说的非法占有故意。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威胁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以将要实施暴力相威胁,或者以揭露隐私、毁坏名誉等相要挟。例如,甲对乙说,如果乙不给他一笔钱,就把乙的隐私公布出去,这就是一种威胁行为。 关于敲诈勒索的金额,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不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此外,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遇到疑似敲诈勒索的情况,要及时收集相关证据,比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视频等,然后向公安机关报案,让专业的司法机关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