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被诉人和劳动争议诉讼被告该如何确定?
我和公司发生了劳动纠纷,打算先申请劳动仲裁,之后可能还会走诉讼程序。但我不知道在仲裁时谁是被诉人,到了诉讼阶段谁又是被告。想了解下这两者具体该怎么确定,有什么相关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劳动纠纷中,确定劳动争议仲裁被诉人和劳动争议诉讼被告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直接关系到当事人能否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如何确定这两者。 首先,我们来了解劳动争议仲裁被诉人的确定。简单来说,劳动争议仲裁被诉人就是在劳动仲裁中被劳动者要求承担责任的一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 比如,你在一家公司上班,和公司因为工资、加班等问题产生了纠纷,那么这家公司就是劳动争议仲裁的被诉人。如果你是通过劳务派遣到某单位工作,和工资支付、福利待遇等方面出现争议,那么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就是共同的被诉人。 接着,我们再说说劳动争议诉讼被告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劳动争议诉讼被告的确定和仲裁被诉人是有紧密联系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规定,如果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那么仲裁程序中的被诉人就成为诉讼中的被告。 如果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提起诉讼,那么劳动者就成为被告。还有一种情况,如果仲裁时是多个被诉人,在诉讼阶段通常这些被诉人也会成为共同被告。 例如,仲裁时确定某公司为被诉人,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起诉到法院,这家公司就是诉讼被告。要是公司对仲裁结果不服起诉,劳动者则为被告。如果仲裁阶段是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作为共同被诉人,到了诉讼阶段它们一般就是共同被告。 总之,无论是确定劳动争议仲裁被诉人还是劳动争议诉讼被告,都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具体的劳动纠纷情况来判断。这样才能保证在劳动纠纷解决过程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