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型受贿该如何认定?

在一些经济往来中,常常出现以借款为名的行为,让人难以分辨是否构成受贿。比如有的国家工作人员借了钱,看似有借款手续,但行为存疑。想了解具体从哪些方面判断这种借款行为是不是受贿,以及相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借款型受贿的认定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首先,看有无借用的合理事由。正常的借款通常是基于合理的资金需求,如突发疾病、家庭重大变故等急需资金的情况。如果没有合理的事由,只是以借为名,实则可能是受贿。例如,国家工作人员在没有实际资金需求的情况下,向管理对象借款,就可能存在问题。


其次,是否实际使用借款也很关键。如果借款后并未将款项用于约定的用途,而是挪作他用,尤其是用于个人奢侈消费、非法活动等,那么这种行为就偏离了正常借款的范畴。比如,借款说是用于房屋装修,但实际上用于购买高档奢侈品。


再者,借用时间的长短也有影响。一般来说,正常的借款会在合理的期限内归还。如果借款时间过长,远远超出了正常的还款周期,且没有合理的解释,就可能被认定为受贿。例如,借款数年却一直没有归还的意思和行动。


另外,有无归还的条件也是重要的判断因素。如果借款人有能力归还却不归还,或者在出借人要求归还时以各种理由拖延、拒绝归还,那么就可能构成受贿。比如,借款人有足够的财产可以归还借款,但却一直找借口不还。


还有,有无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也需要考量。如果借款人从一开始就没有归还的打算,或者只是口头表示会归还,但实际上没有任何归还的行动,这也可能被认定为受贿。例如,借款时承诺短期内归还,但之后一直没有实际的还款行为。


此外,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借为名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非法收受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应当认定为受贿。


在具体认定时,不能仅仅看是否有书面借款手续,还需要结合上述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受贿罪在法律上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在一些商业往来或公职事务中,常听闻受贿罪相关说法,但不太清楚到底哪些行为算受贿,受贿后会面临怎样的处罚。想了解受贿罪的具体构成要件,以及不同受贿情形对应的法律后果等方面的内容。

借来的钱目的不一致算不算诈骗?

最近碰到一个事儿,有人借钱时说的用途和后来实际用的地方不一样,这让我心里犯嘀咕。我就想知道这种情况到底在法律上算不算诈骗,判断的标准具体是啥。

行贿受贿没有证据该怎么办?

在一些商业往来或社交活动中,怀疑存在行贿受贿行为,但手里没有确凿证据,不知道这种情况下能否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也不清楚该通过什么途径去解决,想了解具体的应对方法。

受贿罪需要怎样认定?

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涉及受贿行为的情况,不太清楚具体怎样才算是构成受贿罪。比如某些公职人员收受了他人财物,但不清楚是否属于受贿行为。想了解认定受贿罪具体要看哪些方面,有哪些明确的标准。

受贿立案标准是否需要证据?

最近了解到一些受贿相关的案例,很疑惑在实际中对于受贿进行立案时是不是必须要有证据。比如在某些具体情境下,存在受贿嫌疑但一时找不到明确证据时该怎么办。想清楚知道受贿立案在证据方面的具体要求。

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工作人员之间的受贿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在一些实际案例中,涉及到多个国家工作人员参与受贿行为的情况,让人困惑他们这种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比如在一些工程项目招投标中,多位公职人员相互配合收受贿赂,想了解这种情况下法律上是如何认定的,具体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受贿罪的刑事责任该如何承担,法律对此有哪些规定?

在一些商业往来或公职事务中,常出现受贿行为。不清楚受贿后具体会承担怎样的刑事责任,不同受贿数额和情节对应的处罚也不太明晰。想详细了解受贿罪刑事责任承担的具体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

借款在什么情况下会被定性为诈骗?

最近遇到一些借款纠纷,有人借钱后一直不还,还怀疑对方是诈骗,但不太确定。想了解具体怎样判断借款行为构成诈骗,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经济诈骗该如何进行定性?

在一些经济往来中,常常会遇到难以分辨是否构成经济诈骗的情况。比如在商业合作中,一方承诺了某些条件但未兑现,另一方怀疑是经济诈骗,但又不确定。想了解具体从哪些方面、依据什么标准来明确界定经济诈骗行为。

如何认定贪污犯罪?

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一些涉及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获取财物的情况,让人疑惑这是否构成贪污犯罪。比如单位里某些领导的一些经济行为让人存疑。想具体了解贪污犯罪认定的详细标准,包括主体、行为等各方面的要求。

以借款的形式进行的行为,怎样认定是诈骗?

最近遇到一件事,有人向我借钱,说用于生意周转,可后来我发现他压根没做那生意,我怀疑他是在诈骗。我想知道具体从哪些方面能认定这种以借款形式实施的行为就是诈骗,比如行为表现、主观意图等方面。

受贿、行贿和贪污分别会如何判决?

在一些商业往来或公职工作场景中,有时会涉及到贿赂、贪污等行为,不清楚这些行为具体会面临怎样的法律制裁。想详细了解受贿、行贿、贪污行为在不同情节下的具体判决标准,以及相关法律依据。

什么是受贿罪?

在一些实际生活场景中,常常会听闻有公职人员因受贿而受到惩处,但对于受贿罪的具体界定不太清楚。比如看到某些公职人员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想知道这种行为是否就构成受贿罪,受贿罪具体是怎么认定的,包含哪些要素等。

受贿后为掩饰犯罪退还给行贿人的财物,该如何进行追缴?

在一些受贿案件中,受贿人案发前退还行贿人款物,比如受贿人担心被发现,将受贿财物退还行贿人。这种情况下,不清楚已退还的受贿款物是否还需要追缴,以及向谁追缴,希望了解具体的追缴规则和依据。

行贿罪的概念究竟是怎样的呢?

在一些商业往来或者办事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关于送财物给相关人员的情况,不清楚这种行为到什么程度会构成行贿罪。比如为了拿到项目给官员送礼,很担心自己的行为是否触及了法律红线。想具体了解行贿罪明确的概念界定。

以借钱名义不还钱算不算诈骗?

最近遇到有人以借钱名义借了钱后却不还钱,不知道这种行为到底属不属于诈骗。想了解下判断的具体标准,以及在不同情况下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行贿行为怎样界定是否构成犯罪?

在一些商业往来或者社交活动中,有时会涉及到给相关人员送财物的情况,很容易让人困惑这是否就构成了行贿罪。比如为了项目审批顺利送了礼,不知道这种行为是否会被认定为犯罪。想了解清楚行贿罪具体的界定标准和相关细节。

索贿和贿赂罪在量刑上是否有区别?

在一些涉及公职人员贪腐的案件中,经常会出现索贿和贿赂相关情况。不清楚索贿行为与所谓‘贿赂罪’在具体量刑时,标准是否不一样。想详细了解下二者在量刑方面的具体差异以及相关法律规定。

借款人不承认借钱的行为是否构成诈骗?

我把钱借给别人了,可对方现在不承认借过钱。我很担心自己的钱要不回来,也不确定对方这种行为算不算诈骗。我想知道在法律上,这种情况到底该怎么认定,能不能通过法律途径要回我的钱。

非公职人员受贿罪的定罪标准是什么?

我在工作中了解到一些公司员工收受贿赂的情况,不太清楚具体达到什么程度会被认定为非公职人员受贿罪。想知道这个罪名在法律上是怎么明确规定定罪标准的,比如涉及的金额、行为表现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