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受贿罪?
在一些实际生活场景中,常常会听闻有公职人员因受贿而受到惩处,但对于受贿罪的具体界定不太清楚。比如看到某些公职人员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想知道这种行为是否就构成受贿罪,受贿罪具体是怎么认定的,包含哪些要素等。
展开


受贿罪是一种严重的职务犯罪行为,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从犯罪主体来看,受贿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这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等。 其次,在犯罪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这里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即自己职务上主管、负责或者承办某项公共事务的职权及其所形成的便利条件。例如,某官员负责项目审批工作,利用这个权力,向申请项目的企业索要财物,或者在收受企业财物后,为该企业在项目审批上提供便利,使其顺利通过审批,这就符合受贿罪客观方面的表现。 再者,从犯罪客体来说,受贿罪侵犯的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及公私财物所有权。国家工作人员本应廉洁奉公,公正地履行职务,而受贿行为破坏了这种廉洁性,损害了公众对公职人员的信任,同时也可能导致公私财物的不正当流转。 最后,在犯罪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心态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损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私财物所有权,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