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是不是医托?
去医院看病的时候,遇到有人主动搭话,给我推荐一些小诊所,说那里看病又便宜又好。我有点怀疑他们是医托,但又不确定。想知道从哪些方面可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医托呢?
展开


判断一个人是否为医托,可从以下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行为表现。医托往往会主动与患者搭讪。在医院、药店等医疗相关场所,若有人主动凑过来询问你的病情,表现出格外的热情,那就要提高警惕了。他们还会极力推荐特定的医院、诊所或医生,过度吹嘘其治疗效果,比如声称能包治百病,保证几天就能治好多年的顽疾等,这种不切实际的表述很可能是医托的话术。而且,他们会劝阻患者去正规大医院就诊,强调其他地方的优势。 其次是语言特征。医托在交流时,语言通常具有诱导性。会使用一些极具煽动性的言辞,例如说‘这家医院的专家是全国顶尖的,很多大医院治不好的病在这儿都能治好’,或者‘去那里看病,费用比大医院便宜一半还多’等。同时,他们可能会编造自己或身边人的虚假就医经历,以增强可信度。 从利益关联角度看,医托与被推荐的医疗机构可能存在利益关系。他们引导患者去指定的地方就诊后,能从中获取回扣等利益。如果发现推荐的医疗机构存在不正规的情况,如环境简陋、缺乏必要的医疗资质等,那么推荐人是医托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以其他虚假身份招摇撞骗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医托以虚假身份诱导患者就医的行为,可能涉嫌违反该条款。所以,大家在就医过程中要保持警惕,仔细辨别,避免陷入医托的陷阱。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