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私了公司还需要赔偿吗


工伤私了后公司是否需要赔偿,得看具体情况。首先,工伤赔偿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不会因为私了协议就被剥夺。 如果私了协议存在这些情况,公司就还需要赔偿:一是协议未经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就签订了。工伤认定是确定劳动者所受伤害是否属于工伤的法定程序;劳动能力鉴定是对因工伤导致的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进行的等级鉴定。没有这两个鉴定,很难准确确定赔偿数额,这种情况下协议可能无效,公司需赔偿。比如,没做鉴定就签协议,后来发现伤势比预想严重很多,赔偿明显不合理。二是协议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或显失公平的情况。欺诈就是公司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骗劳动者签协议;胁迫是公司用暴力、威胁等手段迫使劳动者签协议;乘人之危是公司利用劳动者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签协议;显失公平是协议内容严重偏向公司,对劳动者极不公平。遇到这些情况,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还能向法院起诉。 要是协议不存在上述问题,且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协议生效后,公司按协议赔偿后,通常就没有赔偿责任了。但如果是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协议,已送达生效,虽不能起诉,但可以申请再审。 相关法律依据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工伤职工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待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确保劳动者在工伤时能够获得相应的赔偿。《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概念: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劳动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义务上作出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