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共同犯罪的非典型形态如何认定?

我参与了一个案件,感觉情况有点复杂,不太像普通的共同犯罪。我想知道共同犯罪的非典型形态都有哪些,又该怎么去认定呢?我现在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在这个事情里到底处于什么法律地位。
展开 view-more
  • #共同犯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共同犯罪的非典型形态是指区别于典型共同犯罪(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犯罪行为)的一些特殊情况。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常见的非典型形态及其认定方式。 首先是片面共犯,这是指一方认识到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实施犯罪,而另一方却不知情。比如甲看到乙正在盗窃,便暗中为乙望风,乙并不知道甲的帮助行为。对于片面共犯的认定,虽然我国刑法没有明确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对知情并实施帮助等行为的一方,通常会按照其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以共同犯罪论处。因为从犯罪构成角度看,其主观上有与他人共同犯罪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促进犯罪完成的行为。 其次是承继的共犯,它是指在他人实施一部分犯罪行为后,行为人中途加入并与他人共同完成犯罪。例如,甲先对丙实施抢劫,将丙打伤,此时乙加入进来和甲一起劫取丙的财物。对于承继共犯的认定,一般认为,后加入者对其加入后与先行为人共同实施的行为承担共同犯罪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承继共犯在加入犯罪时具有与先行为人共同实施犯罪的故意,并且实施了共同的犯罪行为,所以构成共同犯罪。 还有过失的共同犯罪问题。在传统理论中,共同犯罪要求行为人具有共同故意,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也有其特殊性。《刑法》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而是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不过,在一些交通肇事等司法解释中,也体现了一定程度对过失共同犯罪情形的特殊处理,比如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认定共同犯罪的非典型形态,要综合考虑各行为人主观方面的故意或过失内容、客观行为的分工与协作等因素,依据刑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条文规定来准确判断。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