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陷害罪该如何认定?
我听说有报复陷害罪这个罪名,但不太清楚它是怎么认定的。我身边好像有类似的情况,有人因为工作上的事被领导针对,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报复陷害罪。我想了解一下,认定报复陷害罪有哪些标准和条件呢?
展开


报复陷害罪,指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犯罪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当官的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了一己私利,去整那些举报、批评他们的人。 认定报复陷害罪,关键在于几个方面。首先,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就是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像政府部门的官员、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等。如果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类似行为,就不能认定为报复陷害罪。 其次,行为人要有滥用职权、假公济私的行为。滥用职权,就是超越自己的权力范围或者不正确地行使权力;假公济私,就是为了个人的恩怨或者私利去做事。比如,某个官员因为被举报人举报了自己的违法行为,就利用职务之便,故意刁难举报人,给他的工作、生活造成困难。 再次,报复陷害的对象必须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控告人是指向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告发他人违法犯罪行为的人;申诉人是指对自己或他人的处分不服,向原处理机关或上级机关提出申诉意见,要求改变原处分的人;批评人是指对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的缺点、错误提出批评的人;举报人是指揭发、检举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违法、犯罪事实的人。 最后,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的“情节严重”,一般是指报复陷害的手段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等情况。 在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报复陷害罪时,要综合考虑以上各个方面,不能只看某一个因素。只有同时满足犯罪主体、行为方式、犯罪对象等条件,才能认定为报复陷害罪。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