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世亲人的存款如何继承?


在我国,过世亲人的存款继承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和规定。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内容。首先,法定继承是一种常见的继承方式。当亲人去世且没有留下遗嘱时,就要按照法定继承来处理其存款。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由法律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这意味着,如果过世亲人有配偶、子女或者父母在世,他们将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优先继承存款。只有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情况下,第二顺序继承人才能参与继承。其次,如果亲人留下了遗嘱,那么就按照遗嘱继承来执行。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在生前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指定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继承其遗产。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这表明,只要遗嘱是合法有效的,就应当按照遗嘱的内容来分配存款。在办理存款继承手续时,继承人通常需要向银行提供一系列证明材料。一般来说,需要提供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遗嘱(如果有)等。死亡证明可以由医院、公安机关等机构出具,用于证明被继承人已经去世。亲属关系证明则用于证明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的亲属关系,可以由户籍管理部门、社区等出具。如果有遗嘱,还需要提供遗嘱原件及相关的证明文件,以证明遗嘱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银行在收到这些证明材料后,会对其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银行会按照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的规定,将存款支付给继承人。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银行可能在具体的操作流程和要求上存在一定差异。有些银行可能还会要求继承人进行公证,以确保继承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因此,在办理存款继承手续时,建议继承人先与相关银行进行沟通,了解具体的要求和流程,以便顺利完成存款的继承。总之,过世亲人的存款继承需要依据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的方式进行,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在办理过程中,要注意与银行密切配合,遵循相关的程序和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