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该如何解读?


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是我国法治建设中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下面从多个方面为您解读。 首先,在就业性别歧视方面,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了用人单位在招录、聘用过程中,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实施的一系列行为,如限定为男性或者规定男性优先、询问或者调查女性求职者的婚育情况等。这是从法律层面进一步保障妇女平等就业的权利,避免妇女在求职过程中因为性别原因遭受不公平对待。根据该法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在招录(聘)过程中,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实施下列行为,其中就包含上述禁止事项。这一规定为妇女在就业市场上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支持,让她们能在更公平的环境中竞争工作岗位。 其次,在人身和人格权益方面,新修订的法律增设了“人身和人格权益”专章,对妇女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等进行了更全面细致的保护。例如,在性骚扰的预防和制止方面,法律明确了学校和用人单位的义务。学校应当根据女学生的年龄阶段,进行生理卫生、心理健康和自我保护教育,在教育、管理、设施等方面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对女学生的性骚扰。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制定规章制度、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等措施,预防和制止对妇女的性骚扰。这体现了法律对妇女在不同生活场景中人身安全的重视,为妇女提供了更全方位的保护。依据该法第二十五条,禁止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妇女实施性骚扰。受害妇女可以向有关单位和国家机关投诉。接到投诉的有关单位和国家机关应当及时处理,并书面告知处理结果。 再者,在婚姻家庭权益方面,法律也有新的亮点。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女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男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有权在离婚时要求男方予以补偿。这是对妇女在家庭中付出的认可和保障,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原则。根据该法第六十八条,夫妻双方应当共同负担家庭义务,共同照顾家庭生活。女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男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有权在离婚时要求男方予以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总之,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从多个维度加强了对妇女合法权益的保障,为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平等地位提供了更坚实的法律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