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标权该如何查处?


侵犯商标权的查处是维护商标所有者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举措。以下为你详细介绍侵犯商标权的查处方式。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侵犯商标权。简单来说,侵犯商标权就是未经商标所有者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或者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等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作出了详细规定,包括未经许可使用、销售侵权商品、伪造或擅自制造商标标识等情形。 对于侵犯商标权的查处,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行政查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当商标权利人发现侵权行为后,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接到投诉后,会展开调查。他们有权查阅、复制与侵权活动有关的合同、发票、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对当事人涉嫌从事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活动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检查与侵权活动有关的物品,对有证据证明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依据《商标法》第六十二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查处商标侵权案件过程中,对商标权属存在争议或者权利人同时向人民法院提起商标侵权诉讼的,可中止案件的查处。如果认定侵权行为成立,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另一种途径是司法查处,也就是商标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权利人需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如商标注册证、侵权商品的实物或照片、购买侵权商品的票据等。法院受理案件后,会依法进行审理。如果法院认定侵权行为成立,会判决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此外,对于涉嫌犯罪的侵犯商标权行为,司法机关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侵犯知识产权罪,其中就包括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等。一旦构成犯罪,侵权人将面临刑事处罚。 总之,商标权利人在发现商标侵权行为后,要及时采取措施,通过行政或司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查处程序,也有助于在维权过程中更好地配合有关部门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