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否构成喝酒肇事逃逸罪?
我朋友前几天喝了酒开车出了事,之后他好像离开了现场。现在我们很担心他这种情况会不会被认定为喝酒肇事逃逸罪,想具体了解下判断的标准以及相关的规定,心里踏实点。
展开


判断是否构成喝酒肇事逃逸罪,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从主观方面来说,行为人需要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也就是说,知道自己喝酒开车出了事,为了不让警方追究责任而选择逃离现场。例如,在发生碰撞事故后,明明知道撞了人或者损坏了他人财物,却因为害怕酒精检测被发现而驾车离开。 其次,从客观行为方面来看,有多种情形可能被认定为肇事逃逸: - 明知发生交通事故,直接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比如,酒后驾车与其他车辆发生刮擦,明明看到了碰撞情况,却一脚油门逃离现场。 - 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例如,警察接到报案后赶来现场,当事人却不配合,先离开后又回来。 - 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比如,把伤者送到医院后,不向警方说明情况,也不留下联系方式就悄悄离开。 - 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比如,留下虚假的电话号码,导致后续无法联系。 - 行为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例如,在交警询问调查过程中,找机会偷偷溜走。 - 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例如,现场有监控视频显示其发生事故后离开,但其却坚称不知道。 从法律依据上来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