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如何判断证据证明力的大小?

我在一场纠纷里有一些证据,但不太清楚这些证据的证明力大小。我想知道在法律上,是依据什么来判断证据证明力大小的呢?比如书证、物证和证人证言,它们的证明力是怎么对比的?
展开 view-more
  • #证据证明力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领域,证据证明力指的是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和价值。判断证据证明力大小,是准确认定案件事实、作出公正裁判的关键环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十八条规定,审判人员对案件的全部证据,应当从各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各证据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审查判断。这为我们判断证据证明力大小提供了基本的准则。 一般来说,原始证据的证明力大于传来证据。原始证据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比如合同原件、购物发票等。而传来证据是经过传抄、转述等中间环节形成的证据,像证人转述他人看到的情况。因为原始证据更接近案件事实,可靠性更高,所以证明力通常更大。例如,在合同纠纷中,合同原件的证明力就比合同复印件要强。 直接证据的证明力大于间接证据。直接证据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比如借条可以直接证明借贷关系的存在。间接证据则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比如证人只看到双方有金钱交付,但不清楚是借款还是还款。显然,直接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更直接、更有力。 此外,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公文书证是国家机关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的组织,在其职权范围内制作的文书。因为公文书证是基于公权力制作的,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例如,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证明,其证明力就高于个人之间签订的协议。 在证人证言方面,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提供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一般小于其他证人证言。因为这类证人可能存在偏袒当事人的情况,其证言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相对较低。 判断证据证明力大小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不能仅仅依据某一个方面就作出判断。在具体的案件中,法官会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的实际情况,对各种证据进行全面、客观的审查和判断,以确定其证明力的大小,从而准确认定案件事实。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