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打架先动手的被打伤怎么判?


在俩人打架先动手的被打伤的情况下,判定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 首先是正当防卫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如果先动手的一方发起攻击,另一方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进行反击,只要反击行为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就属于正当防卫,后动手反击的一方不用承担责任。比如先动手的只是推搡,后动手的却直接用利器将对方刺伤,这很可能就超出了必要限度。 要是反击行为超越了必要的限度,也就是“防卫过当”,当事人可能面临刑事追责,但法院会综合各种因素,酌情减轻或免除刑罚。不过,如果反击行为发生在对方正在实施严重暴力犯罪,如行凶、杀人等之际,这种反击通常被视为正当行为,不算防卫过当。 从责任划分角度来看,如果打架行为导致他人受伤害,有可能触犯故意伤害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如果先动手一方的行为没有构成犯罪,但给对方造成了伤害,也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可能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 另外,如果是普通的民事纠纷引起的打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公安机关可以先进行调解处理。经调解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会依照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且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总之,具体的判定要结合双方冲突的起因、性质、激烈程度以及当事人的行为表现等实际情况来确定。 相关概念: 正当防卫:就是在面临不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而采取的合理反击行为,这种行为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防卫过当:反击行为超过了必要的限度,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可能需要承担一定法律责任,但会酌情减轻或免除处罚。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达到一定程度会受到刑事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