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帮信罪犯罪情节较轻?


帮信罪,全称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单来说,就是明知道别人在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犯罪,还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行为。 判定帮信罪犯罪情节较轻,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主观恶意来看,如果行为人的主观恶意程度相对较低,不像那种处心积虑要帮助犯罪的,就有可能被认定情节较轻。比如只是在不太清楚具体用途情况下,稀里糊涂提供了一点小帮助 。 其次,犯罪行为的社会危险性方面,要是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危险性较轻,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比如没有导致大量的财产损失、恶劣的社会影响等,也可能符合情节较轻标准。 再者,犯罪手段、时间及场所等要素,若这些方面没有体现出明显的犯罪意图,例如不是特意选择特定时间、地点或者使用特别恶劣手段来帮助犯罪,也可作为参考。 另外,悔罪表现也很关键,如果悔过态度积极且表现出色,比如主动承认错误、配合调查,还有退赃、自首、立功等特殊情况,都可以视为犯罪情节较轻。 相关法律依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这对于帮信罪情节较轻的判定也有指导意义。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三庭、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关于深入推进“断卡”行动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 》规定了认定“情节严重”的情形,反过来,不符合这些“情节严重”的情况,在综合判断时就可能属于情节较轻。 相关概念: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犯罪行为。 主观恶意:指犯罪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和主观故意程度。 悔罪表现:包括主动承认错误、配合调查、退赃、自首、立功等行为,体现犯罪行为人对自身行为的认识和改正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