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如何判定为不知情?


帮信罪,全称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单来说,就是明明知道别人在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犯罪,还为他们提供像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等技术支持,或者帮忙做广告推广、支付结算这些帮助行为,而且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了帮信罪的情形。 而判定不知情,首先得了解“明知”的概念。“明知”是对认识因素的要求,并不意味着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相关危害结果发生,其意志因素可能仅为自身获利 。“明知”包括“知道”和“应当知道”,但不包含“可能知道”。 在司法实践中,通常从以下几方面判定是否不知情: 主观认知方面:如果行为人确实没办法预见或者理解自己的行为会被用来犯罪,而且也没有明显证据能表明他应当知道,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看作是“不知情”。比如,有人找你帮忙做个看似普通的技术活,你根本想不到这会和犯罪有关,也没有任何迹象让你怀疑,那从主观认知上有可能被认定为不知情。 合理注意义务方面:即便行为人说自己不知情,可要是在提供帮助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异常情况、风险提示等明显迹象没有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那还是可能会被认定为“应当知道”。例如,对方给的报酬高得离谱,或者行为方式很奇怪,你却没有多想,没有进一步核实,这种情况就可能不符合不知情的判定。 证据链完整度方面:对于“不知情”的辩解,行为人需要提供充分、客观的证据来证明,像合作协议、沟通记录、风险评估报告等,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来支撑自己的说法。要是拿不出有力证据,就很难被认定为不知情。 相关概念: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且情节严重的行为。 明知:包括“知道”和“应当知道”,是对行为人认识因素的要求 。 证据链: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印证的证据共同组成的链条,用于证明案件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