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未成年人的诉讼能力如何判定?

我家孩子今年13岁,最近遇到了一些涉及法律诉讼的事情。我不太清楚孩子在法律上有没有诉讼能力,也不知道该依据什么来判断。我想了解一下,对于未成年人的诉讼能力,法律上是怎么判定的呢?
展开 view-more
  • #未成年人诉讼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领域,未成年人的诉讼能力判定是一个重要且严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诉讼能力的含义。诉讼能力指的是当事人能够亲自进行诉讼活动,独立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在打官司的时候,当事人有没有能力自己表达诉求、参与庭审等一系列诉讼行为。 我国法律将未成年人进行了不同阶段的划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这意味着八周岁到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他们的诉讼能力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在涉及诉讼时,一般需要法定代理人来代理他们进行诉讼活动。例如,在一些校园侵权案件中,如果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作为原告或者被告,通常是由其父母等法定代理人代表他们参与诉讼。 而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在诉讼方面,他们完全没有独立的诉讼能力,所有的诉讼行为都必须由法定代理人来完成。比如一个六岁的孩子,如果遇到了人身伤害需要打官司,那肯定是由其父母等法定代理人来进行诉讼操作。 不过,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法律上就具有完全的诉讼能力,可以独立参与诉讼。比如一些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已经辍学打工,并且收入能够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那么在涉及诉讼时,他们就可以像成年人一样自己进行诉讼活动。 综上所述,判定未成年人的诉讼能力,要综合考虑未成年人的年龄以及是否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等因素,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准确判断。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