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犯没有犯罪会怎么判?
我被人指控诈骗,但我根本没做过那些事。现在案件到了法院阶段,我特别担心会被错误判刑。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如果诈骗犯实际上没有犯罪,最终会怎么判呢?心里很忐忑,希望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没有犯罪”。在法律层面,如果一个人被指控诈骗,但实际上并没有实施诈骗行为,也就是缺乏构成诈骗罪的事实依据,那么根据法律规定是不能对其判定有罪的。 诈骗罪,简单来说,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对诈骗罪有明确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但这个规定的前提是犯罪嫌疑人确实实施了诈骗行为。 在司法实践中,要判定一个人构成诈骗罪,需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主观上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诈骗行为,并且达到了一定的数额标准。如果没有这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根据“疑罪从无”的原则,法院是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疑罪从无”原则是现代刑事司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它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避免无罪的人受到错误的刑事处罚。 所以,如果所谓的“诈骗犯”实际上并没有犯罪,那么经过法院的审理和调查,最终的判决结果应该是无罪释放。在整个司法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有权进行辩护,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也可以委托律师为其进行辩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