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购买盗窃机动车时是否明知该如何判定?

我前段时间买了辆车,价格挺便宜的。后来警察找到我,说这是被盗车辆,怀疑我购买时就知道。我真不知道啊,我就想了解下,法律上对购买盗窃机动车时是否明知是怎么判定的呢?
展开 view-more
  • #车辆购买明知判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实践中,判定购买盗窃机动车时是否明知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问题,这涉及到司法机关如何判断购车人是否主观上知晓所购车辆来源非法。 首先,我们来明确“明知”的法律含义。“明知”包括确切知道和应当知道两种情况。确切知道很好理解,就是购车人实际上清楚所购车辆是盗窃所得。而“应当知道”则是指根据一般人的认知能力和当时的具体情况,购车人有理由怀疑车辆来源不合法却仍然购买。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涉及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行为人主观上属于上述条款所称“明知”:(一)没有合法有效的来历凭证;(二)发动机号、车辆识别代号有明显更改痕迹,没有合法证明的。如果车辆没有合法有效的来历凭证,比如没有正规的购车发票、车辆登记证书等,那么就有很大可能被认定为购车人应当知道车辆来源有问题。同样,发动机号、车辆识别代号有明显更改痕迹且没有合法证明,这也是明显的异常情况,购车人在这种情况下购买车辆,很容易被判定为“应当知道”车辆是盗窃所得。 在司法实践中,除了上述法律规定的情形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被考虑进去。例如交易价格,如果购车价格明显低于市场正常价格,那么就可能暗示购车人应该意识到车辆可能存在问题。交易地点也很重要,如果是在一些不正规的场所进行交易,而非正规的汽车交易市场,这也会增加购车人被认定为“明知”的可能性。此外,交易方式是否异常,比如是否通过现金交易且没有任何交易记录等,也会作为判定的参考因素。 如果购车人被怀疑购买盗窃机动车时“明知”,在司法程序中,购车人也有权利进行辩解。购车人可以提供相关证据来证明自己确实不知道车辆是盗窃所得,比如提供自己是通过正常途径了解到该车辆信息、交易过程符合常规等证据。司法机关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依据法律规定和证据来做出最终的判定。 总之,对于购买盗窃机动车时是否明知的判定,是一个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依据法律规定进行严谨判断的过程。无论是购车人还是司法机关,都应当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和证据来处理相关问题,以确保司法公正和合法权益的保护。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