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如何保留财产?


在离婚时想要保留财产,以下是一些方法和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要明确财产的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特定情况除外)以及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明确哪些是共同财产,哪些是个人财产很关键,个人财产一般无需参与分割,除非双方另有约定。比如婚前自己购买的房产、车辆等就属于个人财产 。 其次,保留相关证据很重要。像购房合同、银行转账记录、股票交易明细等,这些能证明财产的归属和价值。如果没有证据,在财产分割时可能会处于不利地位。比如你主张某笔存款是自己婚前就有的,但没有相关转账记录等证据,就很难被法院认可。 再者,可以签订财产协议。在离婚前,夫妻双方协商签订财产协议,明确约定财产的分割方式和归属,该协议具有法律效力。这可以避免在离婚时就财产问题产生过多争议。 另外,及时申请财产保全也是一种手段。若发现对方有转移、隐匿财产的迹象,可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冻结相关财产,防止财产流失。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最后,如果双方对财产分割有争议且无法协商一致,可以诉诸法律,由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 相关概念: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夫妻共同财产:就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 夫妻个人财产:是指依法或依当事人约定,夫妻婚后各自保留的一定范围内的个人所有财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