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时如何进行诉讼外调解?


在夫妻离婚的过程中,诉讼外调解是一种重要的非诉讼解决方式。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诉讼外调解。诉讼外调解,是指不涉及诉讼的情况下,由有关部门对离婚纠纷进行调解。这里的有关部门,通常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所在单位以及婚姻登记机关等。这些部门具有贴近群众生活、了解具体情况的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夫妻之间的矛盾,促进问题的解决。 关于诉讼外调解的程序,一般如下:第一步是申请。夫妻双方可以共同向相关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由一方提出申请,经另一方同意后启动调解程序。申请时,需要说明离婚的原因、双方的争议焦点等情况。 第二步是受理。相关部门在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如果符合调解条件,就会受理该案件,并确定调解的时间和地点。 第三步是调解过程。在调解过程中,调解人员会听取夫妻双方的陈述和意见,了解他们的诉求和分歧所在。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对双方进行说服教育和劝导,引导他们相互理解、相互让步,尝试达成和解协议。调解人员可能会从法律、道德、家庭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帮助双方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责任。 第四步是调解结果。经过调解,可能会出现三种结果。第一种是双方达成和好协议,继续维持婚姻关系。此时,调解程序结束,双方可以撤回离婚申请。第二种是双方达成离婚协议。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需要按照协议的内容,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第三种是调解无效。如果经过调解,双方仍然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在进行诉讼外调解时,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一方面,双方要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情绪化的表达和行为。要以平和的心态听取对方的意见和诉求,尊重调解人员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如实陈述情况,提供真实的信息。只有这样,调解人员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合理的建议。此外,如果对调解结果不满意,要及时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之,诉讼外调解为夫妻离婚提供了一种温和、灵活的解决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有可能避免夫妻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同时也能更高效地解决离婚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