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入如何缴税?


个人收入缴税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法律事务,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不同类型个人收入的缴税方式。 首先要明白应纳税所得额这个概念,它是指我们的收入减去一些可以扣除的项目后剩下的部分,这部分才是需要缴税的金额。比如工资薪金所得,会先扣除5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还有专项扣除(像社保公积金)、专项附加扣除(例如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支出)。 不同类型的个人收入,缴税方式也不同。对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在3%到45%之间。单位通常会在发放工资时帮我们代扣代缴税款。比如小李月工资收入是10000元,社保公积金扣除1000元,有一个子女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可扣除1000元专项附加扣除,那么他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10000 - 5000 - 1000 - 1000 = 3000元,对应3%的税率,当月应缴纳的个税就是3000×3% = 90元。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然后适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超额累进预扣率。 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所以我们要清楚自己的收入类型,按照法律规定及时准确地缴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