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怎么通过看利润表来缴纳所得税?

我开了个小公司,每个月都要做利润表。我知道企业要缴纳所得税,但不太清楚咋通过利润表来确定要交多少税。利润表上那么多项目,到底该看哪些数据,又怎么用这些数据算出该交的所得税呢?希望懂的人给讲讲。
展开 view-more
  • #利润表解读
  • #所得税缴纳
  • #应纳税所得额
  • #企业所得税
  • #利润表分析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要通过利润表来确定缴纳所得税的金额,需要先了解几个关键概念。首先是应纳税所得额,它是企业计算所得税的基础,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收入,扣除掉各项成本、费用、损失等之后剩下的余额,这部分余额才是需要交税的部分。而利润表就是记录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里面包含了很多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相关的信息。 在利润表中,营业收入是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总额。营业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税金及附加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销售费用是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管理费用是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是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一般来说,先从利润表中找到利润总额这个项目,它是在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之后得到的。但利润总额并不直接等于应纳税所得额,还需要进行一些调整。比如,企业的某些收入可能是免税的,像国债利息收入,这部分就需要从利润总额中减去;而有些费用可能在计算所得税时不能全额扣除,比如超过规定标准的业务招待费,就需要把超过部分加回到利润总额中。经过这些调整后,得到应纳税所得额。 然后,用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就可以算出企业当期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目前,一般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25%,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