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防止医疗事故呢?


要防止医疗事故,需要多方面努力。 首先,从法律法规遵守层面来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这意味着医院要让医护人员熟悉掌握常用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并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比如说,在进行手术时,必须遵循手术操作的相关规范流程。 其次,人员培训与教育方面,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因为医务人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首要前提,医院应该教育医务人员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活动,文明行医,养成良好的服务态度。例如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认真解答患者的疑问等。 再者,医院管理措施也很关键。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监督本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 。并且要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最后,预案制定必不可少。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医疗事故预案是在医疗事故出现之前制定的一系列应急反应程序,明确应急机制中各成员部门及其人员的组成、具体职责、工作措施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 相关概念: 医疗事故预案:是在医疗事故出现之前制定的一系列应急反应程序,明确应急机制中各成员部门及其人员的组成、具体职责、工作措施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在医疗事故发生时启动该预案,以更好地应对和处理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