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事故后该怎么处理?
我家人在医院治疗后,身体状况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更差了,我们怀疑是医疗事故。现在不知道该采取哪些步骤来处理,也不清楚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想了解具体的处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展开


发生医疗事故后,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首先,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这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比如在出现药物过敏等紧急情况时,要立刻进行相应的救治措施。 其次,对事故进行报告。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这有助于相关部门及时介入调查,掌握真实情况。 然后,根据不同的解决途径来处理: - 协商解决:医患双方可以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在当事人双方之间产生约束力。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 调解:如果和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卫生行政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进行调解。 - 诉讼: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诉讼过程中,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比如病历、检查报告等,以支持自己的诉求。 如果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鉴定结果对于责任的认定和后续的赔偿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法律依据主要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例如其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