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事故需要准备哪些证据呢?
家里亲人在医院治疗后,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状况,怀疑是医疗事故。现在想了解一下,具体要准备哪些证据来支撑我们的想法,也好为后续可能的维权做准备,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处理医疗事故时,需要准备多方面的证据,以下是详细介绍:
**病历资料**:病历是确认医疗单位诊疗措施是否正确、有无医疗过失的重要依据,也是司法审判中的重要书证材料。发生医疗纠纷后,应尽早争取封存病历,防止病历被篡改。若因抢救急危患者医务人员需补记病历,患者方有权要求在场监督。在复印、封存和启封病历资料时,医患双方都应共同在场。
**尸检报告**:如果患者不幸死亡,尸检可以为医学技术鉴定及司法裁决提供最直接的证据。有时候医疗机构可能会出于某些原因劝说家属不要尸检,但患者家属应谨慎考虑,因为尸检对于查明死因、确定责任非常重要。
**视听资料**:可以拍照取证,保存反映事故情形的原始证据,如照片、录音录像等。还可以尝试调取医院电子视频录音录像,这些资料可能会记录下一些关键信息,有助于还原医疗事故发生的过程。
**证人证言**:注意收集证人的证言。在医疗纠纷中,医疗机构有时会质疑病人叙述的真实性,此时若有其他证人能够证明相关事实,将对患者方非常有利。
**鉴定报告**: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获取专业的鉴定报告。鉴定报告是判断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以及确定责任程度的重要依据。
相关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 、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在医疗事故纠纷中,这些类型的证据都可能对案件的处理起到关键作用。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